目前分類:自我成長 (17)
- Jul 12 Fri 2024 13:17
成長|讓我當風紀股長的老師,成就了我讀書的願望
- Apr 26 Fri 2024 10:51
經驗|資源班的同學,讓我了解人的品行
國二的時候,有一個活動叫做隔宿露營,全校最中二年紀的一群學生,一起到露營地搭帳棚、生火、煮飯,以及參加營火晚會。
我們班是1班,隔壁位置上坐的,就是資源班的學生。
國中生,什麼都口無遮攔,可能心地不壞,但就是很容易傷害到他人,換成現在的話說,就是沒什麼同理心。
- Apr 25 Thu 2024 19:46
觀點|你會跟朋友借錢嗎?
- Feb 05 Mon 2024 15:23
觀點|孝順,其實就是好好愛自己。
- Feb 01 Thu 2024 18:00
觀點|探索職涯,先了解生命風格才能事半功倍。
領完年終後,最多人私訊我的問題就是:
「小花媽,我要不要離職?」
就連我自己跟朋友的聚會,年後離職總是每年過年聚餐的必備話題。
為什麼會想離職?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錢不到位,心委屈了」,但我再加上一句:「找不到成就感跟價值」。
- Jan 16 Tue 2024 17:25
觀察|自我成長的關鍵就是,找到一群跟你一起前進的朋友
女生們聚在一起都在討論什麼?
除了生活議題外,還有如何精進自己的能力。
\
我有一群很好很好的朋友,從高中到研究所,都有。
我們聊天的群組,除了美食旅遊、社會議題討論外,最常出現的話題就是:
「要不要一起去學OOO?」或者是「我覺得OO文章論點不錯,大家覺得呢?」
\
小時候國文課本裡面的一課,
孔子在《論語·季氏第十六》說到的: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那時候,我真心覺得這個不就是幹話,誰不想跟正直、有誠信還有見多識廣的人當朋友,而要選擇逢迎拍馬、花言巧語的人,孔子真是春秋時代的幹話大王。
慢慢長大後,會覺得所謂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能真的有其道理。
因為,真的長大出社會後,看到職場的各式亂象,會讓人產生錯覺,與其努力精進自己,不如學習向上管理;比起默默耕耘,學會人云亦云才能保平安。
因此,很多職場文章的關鍵字,都是打好人際關係、學習向上管理、培養腹黑職場心理學。這都沒有不對,也都是必要的工作能力,只是,曾幾何時,我們忘了那些很簡單的道理:
「交對朋友。」
\
之前分享我用多鄰國學習西班牙語,我媽跟我妹也是,但我二妹並沒有,她總是在我們使用時開玩笑地說:
「不要再上進了,這樣顯得我好廢。」
而我的那群朋友好姊妹們,卻常常不是這樣說。
當我們其中的任何一個想要精進能力時,在群組提出,就會有很多人幫忙做功課或找資訊,甚至+1一起獲得報名折扣。上完課後,也會跟大家分享心得與心法。
又或者有人提出想要進修時,其他人絕對是舉雙手贊成,即使落榜也會好好安慰,並且鼓勵再度前進。
我記得大學某次期末考,好姊妹們中的部份人說:
「完蛋了,我都沒看書。」
在台北求學長大的我,覺得這一定又是在裝,但笑不語。
考試出來後,姊妹們真的考的超級爛,甚至不及格。之後我才明白,這群朋友真心誠意,大家也開始鞭策他們,最後,至少都修過了那門課。那一刻,我也才意識到,我真的認識了一群很正直的人。
\
畢業後的我們,在職場中都跌過跤,也吃過虧。我們都不是一群在各行各業獲得極高待遇或是站上高級主管階層的人,但我們始終保持對事物探索的熱情、對未知領域嘗試的勇氣,以及持續精進自我的心態。
我們之中,也有好幾個人已經成家,甚至有小孩。跟單身的我比起來,她們更為辛苦,即使有神隊友,還是需要付出時間來陪伴孩子。但即便如此,大家都還是會找機會保持運動習慣、進修習慣以及閱讀習慣。並且,分享。
\
我自己從高中到現在的朋友,曾經也是對於人生很迷惘,甚至有點擺爛的人。逃避真的很爽,但一直逃避,其實對於沒有資源的我們來說,並不是那麼爽。
而最近,她跟我說,她想要等孩子上國小後,去讀研究所。並且,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天賦熱情,是她過去所不會想到的,跟數字有關的分析專業。
常常我們身邊也會有人說,兩個四捨五入奔4的人,一個還當媽了,到底幹嘛這樣折騰自己。但我們更知道,像我們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
在台灣,女性在職場中的發展可能隨著時代變遷,有逐漸提高。但職場的透明天花板依舊存在,針對女性所展開的種種限制,只是從檯面上變成心照不宣。
曾經我遇過一個主管,直接跟我們所有的女性員工說:
「女生不要生小孩,生完小孩的女性就沒有用了,因為會沒有野心,只想回家顧小孩,如果我的同仁懷孕,我會請妳離開,不離開我也會讓妳待不下去。」
其實我是覺得有點蠢,這個錄音下來都不得了。
但比起愚蠢,更可怕的是,對方也是個女性,而她也真的實踐過她口中的這件事情,導致同仁懷孕期間趕快轉組,避免真的被弄走。
而我也曾經從越南老闆的口中聽到,他對於女性員工的要求很低,但就是要保持美麗跟身材,漂漂亮亮的就好,大事交給男性去做。而在連續給我的2次KPI都是減肥,連前輩跟同事都看不下去,要老闆看中我的能力給我不同績效指標,但老闆就是不管後,我就離開了。
\
後來,我學習去看,一間公司裡面的已婚、已育女性人數,以及她們的職場位置,來判斷這間公司我要花多少的時間。因為數字是不會騙人的,無論多麼天花亂墜,看成果還是很準確。實際工作後,也能知道職場對於女性是否友善。友善,我們努力才會有價值。
朋友換了一間公司後懷了孕,公司循序漸進地提供給她不同的福利,像是五個月後一周上班四天、六個月後遠距上班幾天等等。朋友說,她們公司的主管,多的是2胎以上,是個很鼓勵生育且不影響職涯發展的公司。而她也持續在進步,進修不斷。
\
社會對於性別仍舊有差別待遇,行政院性別平等處2021年公布的「性別平權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女性,為40,030元,女性為男性46,056元的86.9%。
我身邊的男性女性朋友,其實有在進修,但女性進修的比例與頻率更高,因為大家都清楚明白性別差異仍舊存在,在投票支持有性別意識並推動法案修訂、政策執行的候選人以外,還是要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而我很慶幸,身邊的朋友,大多都是對於進修有追求的人。
一個人走一步是一步,很多人走一步,會走得更穩更快。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也寂寞異常。
- Dec 14 Thu 2023 15:00
觀點|承認錯誤的勇氣很重要,懂得犯錯更需要。沒有應該犯錯的年紀,只有敢不敢犯錯的勇氣。
你容許自己犯錯嗎?
你心中,有一個可以犯錯的年齡嗎?
如果搜尋可以犯錯的年齡,多數落在20幾歲,或幾乎都在30歲以前。我們可能從小到大都被耳提面命不能犯錯,要做乖孩子、好孩子、聽話的孩子。但出社會後,卻一堆人說,年輕人應該勇於犯錯。
- Dec 12 Tue 2023 09:18
體悟|美容師甘願繳稅開發票,希望好好繳稅,讓孩子能夠有更好建設的未來。
做臉後結帳,美容師U問需不需要載具。
我很驚訝的問:「妳有開發票?」
雖然要繳稅,每個月要多會計師記帳的費用,但U仍然覺得值得。
- Dec 11 Mon 2023 13:55
親情|極致的張牙舞爪,只是希望能夠創造自己的價值。
上個周末,E去看了爸爸。
意識清醒,只是有化療後的疲累。
母親絮絮叨叨的如數家珍爸爸的病情,
E覺得媽媽似乎享受著分享的過程,但也只是感覺,
E終究還是坐了一下後就走了。
- Dec 10 Sun 2023 14:34
生活|因為生病,我把力氣花在自己身上,開始放過自己。
- Dec 04 Mon 2023 11:27
觀點|演講技巧大公開!掌握3個概念,就能打造好的分享。
演講需要有技巧嗎?當然!
其實我一直都有在接演講,每次演講,都讓我對於社會多點信心。
隨著年紀的增長,台下的聽眾從比我年紀大的,到現在可能只有我年紀的一半,甚至只有1/3。雖然女生很多過了18歲生日後,年紀就不再增長了,但台下坐的絕大機會不可能是嫩嬰。
- Nov 30 Thu 2023 08:27
職場|不招人嫉是庸才,把格局做大了,誰都無法傷害你
不招人嫉是庸才,在很多場合,常常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
有時候在工作上遇到瘋子時,還會被其他前輩用這句話安慰,認為要表現好才會被冠上這樣的一句話。
但其實這句話的背後含意是,要告訴自己,把格局做大,誰都無法傷害自己。
(圖片取自於網路)
- Nov 29 Wed 2023 14:44
體悟|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但更要去問:為什麼要殺我?
前幾天好友分享一張圖片給我們,內容是這樣的:
「有些人出現在你的生命,只會為了給你上一課。但更可怕的是,有些人還一直不打算下課。」
很多走過創傷的人都會說:
「那些殺不死你的,必使你強大。」
- Nov 24 Fri 2023 14:26
愛自己|從點餐不再點最便宜的開始,發現自己的價值應該由自己定義
「妳的守護靈一直要我告訴妳,『不要再扛了,把視線放回自己身上,問自己想要什麼,可以嗎?』」
課堂上,老師突然數次停下正在講解的議題,對著我這樣說;而我起初有些尷尬,還回老師說,可以叫守護靈讓我中樂透好讓我可以愛自己。
但老師嚴肅又溫暖的眼神,讓我知道,我應該要正視、面對自己是有慾望的,而講出來、面對慾望,是愛自己的前提。
- Nov 21 Tue 2023 16:02
愛自己|把自己當女兒來愛
- Nov 14 Tue 2023 23:43
母女|與媽媽的關係,從不知道怎麼處理,到能夠互相調侃
有時候,我會不知道怎麼處理跟媽媽的關係。
於是,多數時間是,在一個很無聊的議題上,我尖酸刻薄,媽媽閉口不言,哀怨的眼神彷彿要我自己認錯,但心理防線已經築起來的我,也不肯鬆口。
偏偏我們又睡同一間,晚上相對無言,而本來都會進來鬧的妹妹們,也會異常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