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身邊觀察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幾天,有個粉絲跟我分享,他對於育兒的困擾。聊到最後,發現他的困擾之一是來自於路人的口不擇言。

粉絲前夫是外國人,自己一人帶兩個孩子,孩子英文都不太好。所以,只要出門常常被問說:
「你們不是外國人嗎?怎麼不會說英文」

粉絲覺得每天出門都是拷問,最近孩子也反映,他們很討厭被路人用英文對話,以及問:
「你是混哪裡的?」

這種事情幾乎天天發生,也讓他們深深地被冒犯。

我對於台灣路人的勇氣,向來是高度驚訝的。
--

研究所時,我沉迷少女時代(時代的眼淚),所以去學了韓文,也去報名韓國語文檢定(TOPIK),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去韓國追星跟工作。

考場在政大,因為不熟悉地形,所以我很早就去了。
我坐在外面廣場的桌子旁邊,吃早餐邊想著多背兩個單字,旁邊是在練太極拳的人。

突然,一個阿姨跟我搭話,她問我說:
「妳來這裡幹嘛?」

我回答要來考韓文檢定考。

阿姨語氣帶著嘲諷說:
「韓文檢定考?阿考那個要幹嘛?學韓文有什麼用?以後可以加薪喔」

我回阿姨說:
「我開心啊,不然你練太極拳要幹嘛?可以多活2年嗎?」

阿姨看起來一臉不爽,還想說什麼,但我就走遠不想聽她說。

還有一次,在捷運站外等人。
一個阿姨拍拍我的肩膀,跟我說:
「妹妹,妳太胖了吧!妳幾公斤啊?怎麼吃的?這樣會沒人要喔。」

我真的震驚到不行,卻又不意外,因為她大概是我遇到第5次這樣問的人。所以我沒有回她,只是繼續滑我的手機。

阿姨又繼續說:
「妹妹,妳是耳聾嗎?我在跟妳說話。妳這樣太胖了,會沒有人要,妳媽媽都不管妳嗎?這樣以後嫁不出去老了怎麼辦。」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我了。
我跟阿姨說:
「我的身材怎樣,似乎跟妳沒關係,妳很沒有禮貌。至於我嫁不嫁得出去,也不關妳的事情,要不要結婚是我個人的選擇。」

阿姨又說:
「妳才沒有禮貌,我只是關心妳,我女兒我不會讓她吃那麼胖,我也不會讓我兒子娶胖子回家。」

我真的是在心中先說了聲阿彌陀佛,然後說:
「有家教的人不會在路上隨便評論別人的身材,而且,妳結婚生小孩有比較幸福嗎?小孩有比較孝順嗎?如果有,今天假日,他們怎麼不帶妳去玩,讓妳在這邊曬太陽到處找別人麻煩。如果是這樣,那妳瘦也是討人厭而已,我朋友來了,我要跟朋友去玩了,我有朋友,希望妳也有,不要在這邊討人嫌了。」

說完我就走了。
--

有些人就是這樣,會以關心或是沒有惡意為理由,任意對他人評價,甚至賦予價值,彷彿自己就像評審老師,隨身帶著燈,看到喜歡的就5個燈,不喜歡的給1個燈還要大肆批評。

這種人連在中國的節目上都超討人厭,更何況是現實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樣子,也都是自己的特色。
學會尊重別人,並且了解無論什麼樣的外在特徵,都是自然的存在。我想,這就是民主自由的社會所孕育而生的最棒的人。

我們是被民主自由富養長大的人,也希望那些出生於被禁錮年代的人,可以釋放自己的心靈,學習尊重他人。如果真的學不會,那就閉嘴吧。不要把大家一起帶回那個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年代,也請不要展示自己那食古不化的劣化腦袋。

--
我蠻欣賞粉絲的回應,
他說如果可以,他想回那些問他們混哪裡的人說:
「我們混三重啦!」

但他顧慮孩子,所以還是笑笑回應,以身作則給孩子看。

 

觀察|學習尊重他人,也不要被他人亂情勒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突然好想吃日式料理,一個人去吃後,快樂的點了雙主餐,等待上餐的過程中,被旁邊一桌母子吸引。

旁邊坐著一對母子,坐下來以後,媽媽跟國小大概3、4年級的兒子各拿著菜單在看。

媽媽:「你要吃什麼,都可以點。」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身邊的人喜訊頻傳,這個月就有2個朋友說,他們準備結婚了。其中一個是採用登記,只是會去海島拍婚紗照,實現自己的心願。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現在都是住家裡,很多是跟自己的爸媽一起住,考量的點很多,省房租、習慣的環境、回家就有東西吃、有人幫忙收拾環境等等,越到我這個年紀,沒結婚又沒有到外地工作的人,很容易做這樣的選擇。

我身邊的朋友A跟男友都住在家裡,感情穩定的他們,已經論及婚嫁。但A說,其實他們的討論通常都會不了了之,因為一旦結婚,要搬出自己的家去找租房,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即使已經工作很多年,但存款可能也還無法達到頭期款的金額,租房的開銷,也可能讓存款的金額無法穩定上升。

所以,他們很苦惱。

其實,我身邊有這樣苦惱的人很多。
我自己也是,曾經有想要結婚的打算,但目前已經先跟家人一起買房子,正在繳房貸。如果要結婚,勢必要租房子或是買房子;前者會讓經濟狀況變差,後者目前應該存不到頭期款。

因此,也就這樣過了很多年。

新垣結衣跟星野源剛結婚時,是採取分居婚的形式,彼此回到自己的家裡,偶爾去對方家過夜。現在他們好像是已經住在一起,但這種婚姻的形式也是蠻可以列入考慮。

彼此可以住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也避免因為相處而帶來的爭吵,或是父母的照顧問題。甚至是彼此的睡眠習慣造成的婚姻危機,例如打呼。我因為身材跟睡眠問題,打呼問題就超嚴重,每次出去玩我都覺得很對不起睡在旁邊的男友。

然而,這樣的婚姻形式,對於有育兒打算的家庭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但或許有結婚打算又礙於現實因素的人,就像買房子貸款一樣,有一段寬限期,這段時間可以漸漸習慣婚姻,也可以慢慢存錢,朝向未來還是住在一起的規劃邁進。

觀點|結婚後不住在一起好嗎?分居婚或許可以讓感情更平順。

我的婚紗夢想在2019年去拜訪朋友時,已經實現了。因為朋友的妹妹在婚紗店打工,需要練習大尺碼婚紗的穿著與接待,剛好成為模特兒,真開心。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也可以讓我兒子到廚房幫忙嗎?」
友人Y跟家中關係並不太好,
父母在Y婚禮上,待不到一半時間就離開了,原因是要回去買午餐給350個月大的弟弟吃。因此,從Y結婚開始,每年的初二,我們都會找Y來家裡吃飯,美其名是回娘家,其實也是日常的聚餐。
\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跟我媽還有我妹,有很多共同好友。

在數位網路不發達的小時候,媽媽或多或少都會有我們1、2個同學家的電話或聯絡資訊,而通常媽媽跟同學的媽媽,也會是互相有來往的關係。

這些同學,通常也會很常來家裡,久而久之,就變成家裡的共同好友。

我們家有幾個共同好友,多半是二妹的。

二妹是個金牛座,她交友的原則就是:有趣。
妹妹曾經說過:「不有趣的朋友我可是不交的。」把朋友當成萬歲牌堅果也是令人想揍。

但妹妹的朋友,真的是有趣。
從年薪千萬的基金操盤人,到有通靈體質的髮型師,甚至在緬北工作的人資都是她的朋友,交友之廣闊放在古代,可能都可以開商行了。

而妹妹之所以可以跟大家都是朋友,我覺得根本原因是:做自己。

妹妹的做自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誠實面對自己的需求。以想要拒絕一個邀約為例,我會考量各種人情世故,最後用肚子痛、頭痛、身體不舒服等理由,來推掉邀約。小妹則是會勉強自己去赴約,或者乾脆就不答應邀約。而二妹,會直接說出原因。比方起不來、沒興趣、有不想看到的人,然後直接拒絕。如果真的身體不舒服,也會傳訊息或打電話,總之,不會找很多藉口。

這樣的結果是,我曾經跟朋友聊天時,他們說每次聽到我肚子痛就覺得北爛,為什麼不直接說不約就好。甚至有朋友曾經跟我說,我很常約重複時間,然後先犧牲比較好的朋友,讓她很不爽。導致我真的身體不舒服或者臨時有事,他們也會覺得我又不想赴約。而二妹跟小妹的朋友,不會因為一兩次不約就生氣,反倒比較自在。

但妹妹們交朋友,最讓我覺得值得學習的是,斷捨離。
我是個念舊的人,從東西的收藏到朋友,皆是。

我曾經搬了好幾次家,都會留下以前在漫畫展買的樸克牌跟紙袋,其實完全不會用,但就是捨不得。對於一些朋友,也是。

每個時期我都會交到很多朋友,有些會一直連絡變成好友。有些朋友,則是很常糟賤我,例如差別對待我與其他友人,或者是以開玩笑的口吻評價我的生活,甚至也有朋友曾經說過,沒想到我居然吃得起高級自助餐,或者買得起精品包(其實也就1個過過癮)。

我通常都會笑笑的,然後回家生悶氣。
妹妹總是說:
「不懂耶,妳把這些人當朋友,朋友會這樣對待人的喔?有些朋友就不要聯絡了,還是妳有什麼把柄在他們身上不能不聯絡?要是我這些朋友我會當場回嗆,然後回家封鎖。」

而我總是因為過去的感情,以及期待這些人會變好,或者覺得他們可能看到我的什麼缺點,而放不下或割捨不了。這樣的結果,其實沒有一次迎來他們的改變以及自我反省,反而更加軟土深掘。

去年,我開始決定清除這些人。
有些冷處理,有些直接隱藏資訊,有些則是清楚表達我的感受。
當然,前兩者是我思考後覺得沒有人生會比較清澈的前朋友;後者是我覺得說清楚還值得結交的友人,而這樣的結果,非常好。

去年我的邀約變少,給自己耍廢的時間變多,而有更多時間關心因為熟悉而被我忽略的朋友。因此,剛好聯繫了駐外許多歸國的學長,約了一次吃飯跟喝酒,解答一些人生疑惑;同時也跟好久沒見的旅外學妹吃飯,聽她帶來國外的新資訊。

也跟幾個總是被我排在第二順位的好朋友,約了幾場時間充足的下午茶行程。而那些沒有繼續結交的友人,他們依舊過得很好,而我也沒有損失什麼。彼此都好。

去年,2趟韓國旅程,都跟妹妹的共同好友一起去玩。
跟比自己小5歲以上的妹妹們去玩,對於事物的了解跟體驗真的會截然不同,這些不同,都開拓了眼界,也讓人明白為何交友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情。

認識有趣的人,會帶你走向有趣的旅程,認識有趣的事物,結交更多有趣的朋友。我很幸運,我的妹妹是有趣的人,我認識他們,他們帶我去認識更多有趣的人。

而我也很開心,妹妹與我也有共同好友,同樣也是有趣的一群人。這有個好處,以後大家可以玩再一起,許多願望一次滿足,不用分開約,同樣的故事跟不同人分享,也別有滋味。而我媽也成為我們的朋友,甚至還跟我們的朋友互加臉書,相差20歲的友誼,居然也聊得起來,有時候媽媽還會比我們更早知道朋友發生什麼事情,還先關心了,真是不知道是誰的朋友耶!

無論喜歡獨處還是喜歡熱鬧,交朋友的做大原則,就是做自己,以及遠離消耗妳的怪獸朋友。

 

觀點|做自己,是交朋友的首要原則。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妳到家一定要Line我,一定喔。」
每當有聚會,我都會這樣跟朋友說,尤其是女生朋友,而我通常都會徹夜等待。
原因很簡單,即使在台灣,每趟夜歸的路,都不安全。或者說,白天也不安全。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跟高中的好友Y一起在女子三溫暖跨年,Y突然跟我說:
「我有跟妳說過,我5歲以前,是寄養在親戚家嗎?」
\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跟大學要好的朋友們一年一會,有小孩的也帶著來。

阿寶是我們之中第一個出生的小朋友,是大家的團寶,也是難得的小女生(我的朋友現在生女娃的真的好少)。

小時候她就很乖,她的第一次出國是我們幾個好朋友去沖繩看鯨魚,那時候寶媽MATA突然感覺很困頓,沒什麼活力;

我們還在想,平常精力滿滿的MATA,原來無法征服海。

結果回家後沒幾天,超音波照上面的小點點就出現啦。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庭表調查中,我總是寫家境小康,父母皆從事自由業。

其實,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項目。

爸爸是做土水,媽媽是在家做手工。

但對應在調查表上,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

爸爸能填的我忘了,留給媽媽的,也只剩下家庭主婦一欄。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E的父親得了癌症,母親跟親戚數度發出病危通知,希望E能夠回去看看父親。

母親跟親戚都說,因為爸爸在唸著想看看你。

E不想,也甚至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叫他回去;而E最不懂的就是,為什麼會想看他。

E不是真的不懂,是他覺得遲來的深情比草賤。在他最需要關心照顧的時候,他的父母在哪裡呢?

父母|得了癌症的父親,盼望著孩子回來,卻不知道,孩子正是他推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察|高中老師的煩惱:學生沒有學習動力,該怎麼辦?我想可以這

回到家鄉跟老師們分享生命經驗,有個老師的問題讓我印象深刻:

「我是一個數學老師,現在的學生其實很難專注。他們會跟我說:『老師,公式超過一行我們就記不起來也沒興趣拉,你可以把公式縮成一行嗎?』,他們對分數還是有興趣,但對於中間要付出的,沒有興趣也沒有動力,我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我後來有老實說,我覺得無解。

因為數學不會就是不會,頂多是上課要不要趴著睡覺而已。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悟|旅行讓我看清有些人不應該做朋友,就遠離吧

朋友分享多年前的旅遊經驗,至今他仍然氣憤不已。

才剛畢業的他們,手上沒有太多的錢。但大家又希望可以出國玩一趟,玩久一點,以後工作就沒有機會玩很長一段時間了。

於是,他們決定去日本玩六天五夜。

朋友興致勃勃地跟友人們計畫著旅程。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他總是講出讓你很無法招架的話,
甚至當下你會覺得有點丟臉。
可能會有人說是父母,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中同學S後來拿了肄業證書,理由是:毆打老師。
畢業典禮那天,老師留著眼淚拿了肄業證書給S,並說:
「早知道那天我就跟著你們去畢業旅行,身體不舒服我也要去,我顧了那麼久的孩子,怎麼還是被迫拿了肄業證書呢?」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