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也可以讓我兒子到廚房幫忙嗎?」
友人Y跟家中關係並不太好,
父母在Y婚禮上,待不到一半時間就離開了,原因是要回去買午餐給350個月大的弟弟吃。因此,從Y結婚開始,每年的初二,我們都會找Y來家裡吃飯,美其名是回娘家,其實也是日常的聚餐。
\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跟我媽還有我妹,有很多共同好友。

在數位網路不發達的小時候,媽媽或多或少都會有我們1、2個同學家的電話或聯絡資訊,而通常媽媽跟同學的媽媽,也會是互相有來往的關係。

這些同學,通常也會很常來家裡,久而久之,就變成家裡的共同好友。

我們家有幾個共同好友,多半是二妹的。

二妹是個金牛座,她交友的原則就是:有趣。
妹妹曾經說過:「不有趣的朋友我可是不交的。」把朋友當成萬歲牌堅果也是令人想揍。

但妹妹的朋友,真的是有趣。
從年薪千萬的基金操盤人,到有通靈體質的髮型師,甚至在緬北工作的人資都是她的朋友,交友之廣闊放在古代,可能都可以開商行了。

而妹妹之所以可以跟大家都是朋友,我覺得根本原因是:做自己。

妹妹的做自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誠實面對自己的需求。以想要拒絕一個邀約為例,我會考量各種人情世故,最後用肚子痛、頭痛、身體不舒服等理由,來推掉邀約。小妹則是會勉強自己去赴約,或者乾脆就不答應邀約。而二妹,會直接說出原因。比方起不來、沒興趣、有不想看到的人,然後直接拒絕。如果真的身體不舒服,也會傳訊息或打電話,總之,不會找很多藉口。

這樣的結果是,我曾經跟朋友聊天時,他們說每次聽到我肚子痛就覺得北爛,為什麼不直接說不約就好。甚至有朋友曾經跟我說,我很常約重複時間,然後先犧牲比較好的朋友,讓她很不爽。導致我真的身體不舒服或者臨時有事,他們也會覺得我又不想赴約。而二妹跟小妹的朋友,不會因為一兩次不約就生氣,反倒比較自在。

但妹妹們交朋友,最讓我覺得值得學習的是,斷捨離。
我是個念舊的人,從東西的收藏到朋友,皆是。

我曾經搬了好幾次家,都會留下以前在漫畫展買的樸克牌跟紙袋,其實完全不會用,但就是捨不得。對於一些朋友,也是。

每個時期我都會交到很多朋友,有些會一直連絡變成好友。有些朋友,則是很常糟賤我,例如差別對待我與其他友人,或者是以開玩笑的口吻評價我的生活,甚至也有朋友曾經說過,沒想到我居然吃得起高級自助餐,或者買得起精品包(其實也就1個過過癮)。

我通常都會笑笑的,然後回家生悶氣。
妹妹總是說:
「不懂耶,妳把這些人當朋友,朋友會這樣對待人的喔?有些朋友就不要聯絡了,還是妳有什麼把柄在他們身上不能不聯絡?要是我這些朋友我會當場回嗆,然後回家封鎖。」

而我總是因為過去的感情,以及期待這些人會變好,或者覺得他們可能看到我的什麼缺點,而放不下或割捨不了。這樣的結果,其實沒有一次迎來他們的改變以及自我反省,反而更加軟土深掘。

去年,我開始決定清除這些人。
有些冷處理,有些直接隱藏資訊,有些則是清楚表達我的感受。
當然,前兩者是我思考後覺得沒有人生會比較清澈的前朋友;後者是我覺得說清楚還值得結交的友人,而這樣的結果,非常好。

去年我的邀約變少,給自己耍廢的時間變多,而有更多時間關心因為熟悉而被我忽略的朋友。因此,剛好聯繫了駐外許多歸國的學長,約了一次吃飯跟喝酒,解答一些人生疑惑;同時也跟好久沒見的旅外學妹吃飯,聽她帶來國外的新資訊。

也跟幾個總是被我排在第二順位的好朋友,約了幾場時間充足的下午茶行程。而那些沒有繼續結交的友人,他們依舊過得很好,而我也沒有損失什麼。彼此都好。

去年,2趟韓國旅程,都跟妹妹的共同好友一起去玩。
跟比自己小5歲以上的妹妹們去玩,對於事物的了解跟體驗真的會截然不同,這些不同,都開拓了眼界,也讓人明白為何交友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情。

認識有趣的人,會帶你走向有趣的旅程,認識有趣的事物,結交更多有趣的朋友。我很幸運,我的妹妹是有趣的人,我認識他們,他們帶我去認識更多有趣的人。

而我也很開心,妹妹與我也有共同好友,同樣也是有趣的一群人。這有個好處,以後大家可以玩再一起,許多願望一次滿足,不用分開約,同樣的故事跟不同人分享,也別有滋味。而我媽也成為我們的朋友,甚至還跟我們的朋友互加臉書,相差20歲的友誼,居然也聊得起來,有時候媽媽還會比我們更早知道朋友發生什麼事情,還先關心了,真是不知道是誰的朋友耶!

無論喜歡獨處還是喜歡熱鬧,交朋友的做大原則,就是做自己,以及遠離消耗妳的怪獸朋友。

 

觀點|做自己,是交朋友的首要原則。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生們聚在一起都在討論什麼?
除了生活議題外,還有如何精進自己的能力。
\
我有一群很好很好的朋友,從高中到研究所,都有。
我們聊天的群組,除了美食旅遊、社會議題討論外,最常出現的話題就是:
「要不要一起去學OOO?」或者是「我覺得OO文章論點不錯,大家覺得呢?」
\
小時候國文課本裡面的一課,
孔子在《論語·季氏第十六》說到的: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那時候,我真心覺得這個不就是幹話,誰不想跟正直、有誠信還有見多識廣的人當朋友,而要選擇逢迎拍馬、花言巧語的人,孔子真是春秋時代的幹話大王。

慢慢長大後,會覺得所謂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能真的有其道理。

因為,真的長大出社會後,看到職場的各式亂象,會讓人產生錯覺,與其努力精進自己,不如學習向上管理;比起默默耕耘,學會人云亦云才能保平安。

因此,很多職場文章的關鍵字,都是打好人際關係、學習向上管理、培養腹黑職場心理學。這都沒有不對,也都是必要的工作能力,只是,曾幾何時,我們忘了那些很簡單的道理:
「交對朋友。」
\
之前分享我用多鄰國學習西班牙語,我媽跟我妹也是,但我二妹並沒有,她總是在我們使用時開玩笑地說:
「不要再上進了,這樣顯得我好廢。」

而我的那群朋友好姊妹們,卻常常不是這樣說。
當我們其中的任何一個想要精進能力時,在群組提出,就會有很多人幫忙做功課或找資訊,甚至+1一起獲得報名折扣。上完課後,也會跟大家分享心得與心法。

又或者有人提出想要進修時,其他人絕對是舉雙手贊成,即使落榜也會好好安慰,並且鼓勵再度前進。

我記得大學某次期末考,好姊妹們中的部份人說:
「完蛋了,我都沒看書。」
在台北求學長大的我,覺得這一定又是在裝,但笑不語。

考試出來後,姊妹們真的考的超級爛,甚至不及格。之後我才明白,這群朋友真心誠意,大家也開始鞭策他們,最後,至少都修過了那門課。那一刻,我也才意識到,我真的認識了一群很正直的人。
\

畢業後的我們,在職場中都跌過跤,也吃過虧。我們都不是一群在各行各業獲得極高待遇或是站上高級主管階層的人,但我們始終保持對事物探索的熱情、對未知領域嘗試的勇氣,以及持續精進自我的心態。

我們之中,也有好幾個人已經成家,甚至有小孩。跟單身的我比起來,她們更為辛苦,即使有神隊友,還是需要付出時間來陪伴孩子。但即便如此,大家都還是會找機會保持運動習慣、進修習慣以及閱讀習慣。並且,分享。
\
我自己從高中到現在的朋友,曾經也是對於人生很迷惘,甚至有點擺爛的人。逃避真的很爽,但一直逃避,其實對於沒有資源的我們來說,並不是那麼爽。

而最近,她跟我說,她想要等孩子上國小後,去讀研究所。並且,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天賦熱情,是她過去所不會想到的,跟數字有關的分析專業。

常常我們身邊也會有人說,兩個四捨五入奔4的人,一個還當媽了,到底幹嘛這樣折騰自己。但我們更知道,像我們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

在台灣,女性在職場中的發展可能隨著時代變遷,有逐漸提高。但職場的透明天花板依舊存在,針對女性所展開的種種限制,只是從檯面上變成心照不宣。

曾經我遇過一個主管,直接跟我們所有的女性員工說:
「女生不要生小孩,生完小孩的女性就沒有用了,因為會沒有野心,只想回家顧小孩,如果我的同仁懷孕,我會請妳離開,不離開我也會讓妳待不下去。」

其實我是覺得有點蠢,這個錄音下來都不得了。
但比起愚蠢,更可怕的是,對方也是個女性,而她也真的實踐過她口中的這件事情,導致同仁懷孕期間趕快轉組,避免真的被弄走。

而我也曾經從越南老闆的口中聽到,他對於女性員工的要求很低,但就是要保持美麗跟身材,漂漂亮亮的就好,大事交給男性去做。而在連續給我的2次KPI都是減肥,連前輩跟同事都看不下去,要老闆看中我的能力給我不同績效指標,但老闆就是不管後,我就離開了。
\
後來,我學習去看,一間公司裡面的已婚、已育女性人數,以及她們的職場位置,來判斷這間公司我要花多少的時間。因為數字是不會騙人的,無論多麼天花亂墜,看成果還是很準確。實際工作後,也能知道職場對於女性是否友善。友善,我們努力才會有價值。

朋友換了一間公司後懷了孕,公司循序漸進地提供給她不同的福利,像是五個月後一周上班四天、六個月後遠距上班幾天等等。朋友說,她們公司的主管,多的是2胎以上,是個很鼓勵生育且不影響職涯發展的公司。而她也持續在進步,進修不斷。
\
社會對於性別仍舊有差別待遇,行政院性別平等處2021年公布的「性別平權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女性,為40,030元,女性為男性46,056元的86.9%。

我身邊的男性女性朋友,其實有在進修,但女性進修的比例與頻率更高,因為大家都清楚明白性別差異仍舊存在,在投票支持有性別意識並推動法案修訂、政策執行的候選人以外,還是要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而我很慶幸,身邊的朋友,大多都是對於進修有追求的人。
一個人走一步是一步,很多人走一步,會走得更穩更快。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也寂寞異常。

 

觀察|自我成長的關鍵就是,找到一群跟你一起前進的朋友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妳到家一定要Line我,一定喔。」
每當有聚會,我都會這樣跟朋友說,尤其是女生朋友,而我通常都會徹夜等待。
原因很簡單,即使在台灣,每趟夜歸的路,都不安全。或者說,白天也不安全。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爸就這樣,又娶了我媽的兩個姊姊...的神主牌。」

媽媽跟我們講起外公娶了三個老婆的故事,而這一切充滿著各種迷幻。

——

妹妹因為公司的英文簡報,需要準備3-5分鐘的內容分享。向來特立獨行的她,覺得選擇講鬼故事。

本來,是想要講爸爸未出生的弟弟,現身我們家,希望我弟可以幫忙祭拜拜託無主孤魂的故事,但媽媽講起了外公冥婚的經驗。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要到了,

每到過年,我都煩惱3件事情。

一件事情是紅包要包多少,一件事情是要送禮要送什麼,另外一件事情是,過年會胖幾公斤(暈倒)。

紅包要包多少這個會跟弟妹商量,一起包一包大的。

送禮要送什麼,通常都是出發去走春的時候,在賣場或商店買禮盒,但買來買去就那幾樣,很常外公外婆或親戚(年紀偏大)會讓我們再帶回家自己吃,他們都說: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跟高中的好友Y一起在女子三溫暖跨年,Y突然跟我說:
「我有跟妳說過,我5歲以前,是寄養在親戚家嗎?」
\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是讀所謂的流氓國中出身的。

入學的時候,清楚的感受到,比起升學,全校的老師跟家長,似乎更加希望我們能夠順利畢業,不要闖禍,其他的,都算是撿到。

而升學這件事情,透過老師班、課後班可以來滿足,其他的,就是安穩就好。

我們最常在學校聽到的故事是,各種以前學長姐荒誕不經的故事,以及教官如何雷厲風行,才讓國中變成現在的安穩樣子。

例如學校明令禁止戴耳環,所以戴耳環的學姊,教官直接扯下來,耳朵扯流血,就能避免繼續戴耳環。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男友說,女鵝的初經來了。

我們一年多前已經開始針對這個未來在討論著,只是還是來的有點突然。

我超級緊張的,我想男友也是,畢竟從女鵝出生一路拉拔到現在,

雖然知道小孩正在長大,但具體的第二性徵跟初潮還是最真切的長大感。

幸好男友的媽媽有發現,並且跟男友說女鵝早上好像有問關於月經的問題。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跟大學要好的朋友們一年一會,有小孩的也帶著來。

阿寶是我們之中第一個出生的小朋友,是大家的團寶,也是難得的小女生(我的朋友現在生女娃的真的好少)。

小時候她就很乖,她的第一次出國是我們幾個好朋友去沖繩看鯨魚,那時候寶媽MATA突然感覺很困頓,沒什麼活力;

我們還在想,平常精力滿滿的MATA,原來無法征服海。

結果回家後沒幾天,超音波照上面的小點點就出現啦。

文章標籤

小花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