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鄉跟老師們分享生命經驗,有個老師的問題讓我印象深刻:
「我是一個數學老師,現在的學生其實很難專注。他們會跟我說:『老師,公式超過一行我們就記不起來也沒興趣拉,你可以把公式縮成一行嗎?』,他們對分數還是有興趣,但對於中間要付出的,沒有興趣也沒有動力,我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我後來有老實說,我覺得無解。
因為數學不會就是不會,頂多是上課要不要趴著睡覺而已。
我高中的時候,對數學也是很頭痛。
後來數學會變好,課比較聽的進去,其實有兩個原因:
一是老師會花大概一堂課的時間,分享她的戀愛經驗,讓我們看到,讀女少男多的科系,有多划算?!XD
二是高三的機率,班上數學好的都滑鐵盧,而我們這種中等以及偏爛的同學,都上90分。其中最大的差別是,機率這種東西,如果有時間,就一個一個相加或相乘,一定得到答案,是個有志者事竟成的手工數學主題。
1. 以CP值來說,公式是別人已經整理出來的東西,所以CP值最高,只要運用就可以。
2. 如果真的不想背公式的,或是數學真的就是爛的,其實也可以分配作答範圍。這種有算有分的機率與統計,就要把握。某些怎樣都不會的,例如我已經忘光的三角函數,就let it go。
而我也跟老師分享,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認識自己,並且意識到,不管自己身處在哪一個階層,生命都可以翻轉,人生也有好多選擇。
也不用勉強要把每個孩子帶好,每個人有自己的時區,有些人早慧,有些人晚成,也有些人一生都不懂,但還是幸福快樂。
只要能夠感動、影響部分學生,就算1、2個,也是改變1個以上的家庭,這樣想,其實就也不會給自己太大的負擔。
回程時,送我的老師跟我分享,其實學生的專注力不足,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他們這樣的學校面臨的問題。
她告訴我,學校分成四種類型:都市、非山非市、偏鄉、特偏鄉,她今天聽我分享的,其實還是圍繞在都市型態的學校,
而偏鄉的學校正如我說的,其實分配給學生的資源是充足的,只是在學校應該怎麼應運而已;特偏鄉的小孩我們就沒討論。
像她們這種非山非市的學校,學生的學習熱忱普遍不高,對於畢業後的想像也比較狹窄,正如同社會多數僅關心學測而不是報考人數較多的統測。
這些學生多數有個特點,是衣食無虞,可能還有不錯的手機。對他們來說,畢業後去找工作所能想像到的未來,他們的同輩較年長的親戚朋友已經經歷過了。
透過這些曠日費時的努力換得的,不一定是可以支撐他們現在生活的薪水。
於是,反映在各行各業,尤其是體力勞動相關的產業以及服務業,都面臨缺工的問題。
在餐飲業工作的妹妹曾經說過,他們公司的時薪算高,但工作很累。
如果她是年輕人,她去跑外送就好。
我們共同的髮型師朋友,也觀察到她同樣在賣礦的老闆,多數是年輕小女孩。
但是,我並不會因此說,台灣年輕人的素質變差,或是一代不如一代。
正是因為這些孩子透過觀察周遭的狀況,以及在網路上的蓬勃發展,才讓他們對於未來出路的想像與過去大相逕庭。
然而,這裡就顯示了城市、非城市、偏鄉的差別。
對於城市的孩子還說,文化刺激度、資訊接收度,包括身邊的變動、環境的改變等等,都是快速的,可見的;
而對於非山非市的孩子來說,他們透過網路看到的社會,與周遭環境的落差,其實是顯而易見的。
因此,他們對於城市的嚮往,對於未知世界的嚮往,認為那些地方就是成功的想像,卻可能沒那麼好取得。
這時候,就很容易產生落差。多數人可能傾向停下腳步,因為他們迷惘,而周遭沒有可以指引他們的角色。
他們的父母可能沒有足夠的視野或是時間,同輩的親戚朋友可能也是迷惘的出社會,而網路上的資訊非常多,在演算法的計算下,
或許,他們看到的就是,某種致富管道,卻看不到那些管道背後,需要付出的努力。
最後,數學老師問我,要怎麼樣讓他們有興趣?有沒有具體的方法。
我說,或許可以請他們找一個關注的KOL或是網紅,從她最一開始的文章/影片看起,
去找到對方的改變,以及分析真正需要的能力。
老師跟我說,這些學生恐怕不會做,因為這件事情很花時間。
我笑著說:「那就兩份作業選一個,10道數學應用題,或是研究一個自己喜歡的KOL」
我想,對於老師來說,
把課綱目標教完是KPI;
而傳遞給學生對於生命、人生的不同想像,是教育。
留言列表